第一楼
前庭项目
第一楼项目
伽蓝
地点简介
钟楼的底层供奉着一尊雕刻精美的男伽蓝,鼓楼的底层则供奉着一尊女伽蓝。
佛牙寺的伽蓝
两尊伽蓝像高120公分,宽70公分,深60公分。雕像身穿古代县官服饰,端坐于精致的座椅。
男伽蓝的造型为中年男子,蓄黑短须,眉毛下垂,有长耳垂。伽蓝头戴冠帽,冠帽下方有一条蓝色滚边,两侧橘色,前方有五角形彩色纹饰。他身穿红色长袍,蓝色圆领,袍服下摆长至小腿处,露出同样为红色的下裳。下裳下摆露出彩色鞋头,颜色与冠帽相呼应。这种鞋子称为“舄(xì)”,是古代帝王和官员在正式场合穿的鞋子。袍服的袖身长而宽大,露出里面的白色襌衣。
男伽蓝两眼直视前方,表情严肃,右手持笏(hù,古时官员上朝时手持的板子),左手置于腿上。
女伽蓝双眉细长如柳叶,深蓝色的头发盘于绚丽的宝冠后。女伽蓝也有长耳垂,双唇细小红润,与男伽蓝一样以肃穆表情直视前方。
女伽蓝的袍服比男伽蓝更为华丽。她戴精致的金项圈,肩披绿色披帛,袍服外为橘色,里为黄色,内着白色襌衣,袖子肘处饰有蓝黄绿红四色褶边。袍服下摆同样露出彩色鞋头。
女伽蓝左手举至齐肩,手掌张开掌心朝外,中指与无名指挂一金铃。右手紧握朝上置于腿上,仅伸出食指。
关于伽蓝神
伽蓝,梵文Sangharama或Sanghagara,意思是“僧众之园”(sangha指的是僧众,arama指的是园林),也就是僧侣居住的寺院、房舍或园林。其中一座著名的伽蓝为波吒釐子城(Pataliputra)中的鸡园寺(Kukkutarama)。根据公元二世纪成书的《阿育王传》记载,鸡园寺后来被普沙密多罗王所毁,僧众也被杀。
传中如此写道:
“弗舍密哆便集四兵向雞頭摩寺欲壞寺門。爾時寺門有師子吼。王大恐懼不敢入寺復還歸來。如是三返猶不得入。後乃使人喚諸比丘而語之言。我欲壞佛法。汝等比丘欲留浮圖為留僧房。比丘答言欲留佛圖。於是密哆殺害眾僧毀壞僧房。”
《阿育王传》卷三(同大正大藏第50卷111页b09至13行)
伽蓝菩萨只见于汉传佛教,所指的是佛教寺院的守护神明。伽蓝神不仅守护寺院,也守护佛法。一般汉传佛教寺院中有18位伽蓝菩萨。
在汉传佛教中,由于佛教与民间信仰的长期互动融合,民间信仰中的三国时代蜀汉大将关羽也成了佛教寺院的代表性伽蓝菩萨。其塑像通常位于主坛左侧,与另一守护神韦驮遥遥相对。
关羽
根据传说,公元592年的一个夜晚,关羽的魂魄带着一群随从忽然出现在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大师面前。当时,大师正在玉泉山上禅定。关羽向大师求教佛法,后皈依三宝和持受五戒,并立誓成为佛教寺院及佛法的守护者。传说智顗大师在建造玉泉寺的过程中,也有关羽守护和协助。
佛牙寺的伽蓝神是由中国浙江省乐清市环球工艺美术厂董事长兼首席雕刻师张伟成先生亲手雕刻及彩绘。
从中国运抵佛牙寺后,两尊伽蓝神像先在百龙宝殿进行组装与开光仪式,后移至钟楼和鼓楼。
参考书目
- William Edward Soothill and Lewis Hodous,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s,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2000, ISBN 81-208-0319-1, pages 212,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