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楼
山门项目
第一楼项目
金刚力士
佛牙寺的山门两侧是一对金刚力士(门神),也称为哼哈二将。雕像造型气势凌人,以威武凶猛的姿态守护佛寺的入口。
佛牙寺的守门神 - 金刚力士
这对守门的金刚力士是依照唐代风格雕刻而成,分立山门两侧,面目狰狞、壮硕挺拔、手持武器摆出威吓的姿势,以阻吓邪恶之气进入佛寺。
两尊雕像比常人高大,以天然花岗岩雕刻,以金漆滚边。他们上半身倾向山门,下半身则向外,两脚呈直角分立在巨石上,造型灵动而不失稳重。力士下半身围着短裙,腰带随风飘逸,一部分飘到力士头后形成光环,另一部分垂下。他们的发髻也系上发带,带子末端立起,酷似头上两角。
雕像身上肌肉挺拔、筋脉突起,左手各持佛教法器,右手张开呈阻吓状,像要随时出击,栩栩如生。
关于门神
金刚力士在梵文中称为 Dvarapala,在印度教和佛教中是守护大门的胁侍,通常为人形或魔形,安置在印度教或佛教的寺院或建筑的入口两侧作为守护神,造型一般上威武凶猛。按寺院的大小和财力,门神分为单尊、一对或一组等几种类型。
佛教门神在中国通常被称为哼哈二将,在日本称为金刚力士、仁王或执金刚神,在韩国则被称为金刚门。他们被视为金刚手菩萨的化身,为大乘佛教诸天神之一。在日本佛教中,金刚力士是释迦牟尼佛的胁侍,在佛陀出行时守护在侧。
在中国唐代时期,门神的造型演化自印度神话中的药叉形象。唐代的佛教门神通常上身赤裸,展露壮硕的肌肉,动作有力,面目狰狞,头上梳髻系巾,腰下系裙,矗立巨石之上。
密迹金刚
密迹金刚,梵文 Garbhavira,是胎藏界曼荼罗的守护神,凶猛的神情象征无穷的力量。密迹金刚通常位于山门右侧或东边,张嘴露齿,似发出"阿"声,代表梵文中的"अ",象征生命的起源。密迹金刚左手持金刚杵,右手垂下手掌张开,身体通常被漆以红色。
那罗延金刚
那罗延金刚,梵文 Vajravira,是金刚界曼荼罗的守护神,象征潜藏的力量。那罗延金刚通常位于山门左侧或西边,嘴巴紧闭,似发出"吽"代表梵文中的"हूँ",象征生命的终结。他有时左手持金刚杵,右手举起手掌张开,有时双手没有持物,有时手持一剑,身体通常被漆以绿色。
佛教中出现的战斗与战士并非代表真正的战争,而是比喻众生尝试消除烦恼障、脱离轮回的内心之战。
佛教力士象征我们拔除内心贪、瞋、痴、恶念、恶业的力量。人需要通过不断修行提高自己的忍耐、离欲、仁爱、慈悲、精进、智慧和清静,与负面的心理状态持续"交战",直到消除所有内心障碍,战争才停止。
在佛教中,"阿罗汉"的字面意义就是"灭敌者",代表修行者已消灭心中魔障,得以解脱。因此,佛陀也被称为阿罗汉。
一般众生总因遭遇许多障碍及敌人而无法达致心愿。障碍有内外,但真正的敌人其实来自内在。我们能够消灭外在敌人,但如果心中仍存有恶业及虚妄,障碍就永远无法拔除。
公元八世纪印度的中观学者寂天在其作《入菩萨行》第四品三十二行中说:
4.32
吾心烦恼敌,长住无尽期;其馀世间敌,命不如是久。
在佛陀教诲中,修行者最重要的功课,就是消除心中障碍。只要我们得以消除心中虚妄及恶业,外敌自然无法伤害我们。佛陀在菩提树下战胜魔王的故事,便生动地讲述了这个道理。
外在的敌人最多也不过在这一世伤害我们,内在的敌人却生生世世都在干扰我们。因此,内在的一切虚妄,才是修行者真正的敌人。
守护寺院大门的力士,正是形象化的提醒。他们提醒佛弟子时刻警惕内心,时刻提防心中存有邪念。寂天《入菩萨行》第四品三十八行也提醒人们:
4.38
况吾正精进,决志欲灭尽,恒为痛苦因,自然烦恼敌。
故今虽遭致,百般诸痛苦,然终不应当,丧志生懈怠。
佛教艺术中的金刚力士
龙门石窟,中国。
金刚力士是佛教建筑艺术的特色之一,起源于印度当地宗教的守护神,如夜叉和不动明王这样的战士。今天,有些站岗的力士甚至以警察和军人的形象出现。
金刚力士传统上置于印度教或佛教寺院以及皇宫的大门外,用以保护这些神圣的建筑。力士的形象通常为手持利器、面目狰狞的守护者。然而在一些地区如斯里兰卡的佛教寺院,其守护力士则是普通人的造型。有些时候,凶猛的巨龙也是寺院的守护神。
寺院的大小和财力不同,因此力士分为单尊、双尊或一组。小型寺院可能只有一尊力士。一般寺院门前两侧通常有一对。有些大型佛教建筑可能在东南西北各有一尊组成四大天王,有时甚至有八尊或十二尊。一些建筑只有力士的脸或头作为代表,如爪哇的宫殿就常见这类雕像。
佛牙寺山门力士安置过程
佛牙寺山门的守护力士于2009年3月13日安置于目前所在的位置。
接着,力士的边缘贴上金箔,造像更为生动突出。
这两尊力士是中国福建莆田Zhu Poixiong Arts & Crafts 的Zhu Poixiong 先生以特别花岗岩制造。雕刻师傅是一对聋哑兄弟,以擅长雕刻门神力士而闻名。
参考书目
- Frederic, Louis, Flammarion Iconographic Guides, Buddhism, Flammarion, 1995, pages 247 – 249, XXVII
- Chicarelli, Charles F., Buddhist Art, An Illustrated Introduction, Silkworm Books, 2004, pages 101 – 103
- McArthur, Meher, Reading Buddhist Art, An Illustrated Guide to Buddhist Signs & Symbols, Thames & Hudson, 2002, pages 68 – 69
- Chandra, Lokesh, Dictionary of Buddhist Iconography,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Indian Culture and Aditya Prakashan, 1999, Vol 4, pages 1063 – 1064
- Begun, Giles, Buddhist Art, A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Journey, River Books, 2009, pages 289, 299
- Shantideva, The way of the Bodhisattva: a translation of the Bodhicharyavatara, Translated from Tibetan, Shambhala, 1997, p.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