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弥勒佛

中国


工艺品一

New Variant

弥勒佛欧式座姿像
来源地: 中国
质料: 砂岩
尺寸: 高141.5、宽57、深46 (厘米)
时期:公元十九到二十世纪
购置说明: 从私人收藏家处购买

描述


这尊精美的弥勒佛像是依据唐代风格雕琢而成。

 

右手损毁的手指处可能持无畏印, 寓意无所畏惧。

 

双腿垂下而坐形成欧式坐姿,这象征着弥勒佛准备下凡人间,接替释迦牟尼佛。

 

弥勒佛坐在狮子宝座上,面向曼陀罗。

 

这尊精美的雕塑被用作2004年于新达城会展上佛牙展览的主要代表标志。

这尊特别的文物与惠鉴洞(唐代)的弥勒佛主像非常相似。

历史背景


武则天(公元637—683年)时期倡导的弥勒佛转世信仰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而且具有政治意义。将佛教与政治意识形态相结合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自古以来许多古代王国的统治者就已经这样的做了。

 

这是一种政治传统,起源于犍陀罗的Kusana帝国,并通过中亚传入中国。除了中国,古代朝鲜、日本和东南亚的统治者也遵循这一传统。这些统治者在他们的王国建造寺庙和佛塔,委托翻译佛经,并下令制作佛教雕塑和建筑。

 

此外,他们使用“转轮王Cakravartin”作为他们的头衔,字面意思是“转动法轮的人”。经幡是那些支持佛教并使用佛法统治国家的国王的称号。

 

有时,这些统治者甚至宣称自己是佛陀或菩萨的转世。这些佛教统治者也使用十美德或五戒(佛教道德行为的基本原则)的概念来教育他们的人民。

 

武则天是唐朝第三任皇帝高宗(公元652年-公元683年)的皇后。高宗以前,中国伟大的佛教大师玄奘大师从印度朝圣归来,从印度带回经书,并完成了经书翻译工程。他的成就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也促进了佛教在统治者和人民中的普及。高宗即位后,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历史记录和考古发现显示,他试图利用佛教来统治国家。

 

高宗死后,武则天继位,改国号为周。继位后,武则天命宫内僧侣们注释并发布《大云经疏》。这部经书暗示了武则天是弥勒菩萨转世,她将取代唐朝皇帝成为新的统治者。经书中还说,新皇帝将用五戒教育她的人民。在这样的宣传下,弥勒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武则天年间,在雷谷台中洞、莫崖三佛龛、会涧洞等地,建造了大量弥勒佛巨像。绝大部分的雕像, 都被认为是描绘了武后的弥勒化身和经幡。 武则天选择弥勒佛作为自己形象的原因尚不清楚。一些研究学者猜想武则天可能遵循了一种被称为弥勒佛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盛行于南北朝时期和隋朝时期。据信它是起源于和田(今天的中国新疆和田,丝绸之路沿线的一个佛教王国),这个政治传统声称弥勒菩萨会以菩萨的形象降临人间。

工艺品二

弥勒佛菩萨(持坐姿)
来源地: 中国
质料: 花岗岩
尺寸: 高220、宽110、深62(厘米)
时期:公元二至三世纪
购置说明: 从私人收藏家处购买

描述


这尊弥勒佛是典型的唐代风格,呈现庄严和宁静的表情。左手呈现“varada-mudra”或祝福的手势。右手,虽然部分被破坏,应该展示abhaya-mudra或驱散恐惧的手势。弥勒佛被塑造成坐在莲花宝座,双腿悬垂的形象,身后有一个莲花形的光环。此外,袈裟悬挂在弥勒佛的手上。

 

据《弥勒传经》记载,释迦牟尼佛大涅槃后,作为佛法直系传承的象征,将袈裟(衣钵)传给他的十大徒弟之一的大迦叶大师,并由大迦叶传给弥勒菩萨。从此以后,弥勒佛经常被描绘成手持袈裟来说明和强调弥勒佛将会继承向人类传播佛法的使命。作为释迦牟尼佛的继承者成为下一任佛,弥勒佛也被称为未来佛。

 

据记载,于公元三世纪有一位著名的大乘僧人无著(Asanga),曾到图舍达天向弥勒菩萨取法。令人惊奇的是,无著(Asanga)成功地邀请了弥勒菩萨到印度阿约提亚(Ayodhya)的宫殿里去传法。此外,当时流行的《弥勒降经》也提到了弥勒降入由经络僧伽统治的基图玛蒂(Ketumati)。弥勒佛将在这里的龙华树下成道。然后,僧伽会带领他的同胞皈依佛教,放弃一切世俗的财产和舒适。弥勒佛在龙华树下宣讲三次法,俗称“龙华三会”。弥勒佛的诞生、开悟、成佛,在一个由转轮圣王所统治的王国,意味着他不仅是未来的佛陀,而且是将协助转轮圣王传播和推广佛教的未来佛陀。

 

弥勒在北梁时期(公元397-460年)传入中国,受到当时统治者的热烈欢迎。直到唐朝,武则天(公元624-705年)统治时期,弥勒达到了顶峰。吴武帝促成了《大云经疏》的广泛流传,《大云经疏》不仅将武则天描述为即将统治唐朝的弥勒佛,也是中国第一个明确的统治者以弥勒佛的身份统治她的王国。武则天皇后还在她的王国的许多地方指导了佛弥勒雕塑的制作。其中最重要的是位于今天四川省乐山的石佛。这些雕塑大多是摆出双足下垂的坐姿。

工艺品三

New Variant

弥勒佛和值徒们的碑碣
来源地: 中国
质料: 唐三彩
尺寸: 高52、宽39、深4.5 (厘米)
时期:公元十九到二十世纪
购置说明: 从私人收藏家处购买

描述


三彩是一种特殊的陶器,大约1300年前发展于唐朝(公元618-907年)。它因三种颜色而得名——白色、棕色或黄色和绿色。由于这些艺术作品的风格是从唐代开始创造和普及的,所以它们通常被称为“唐三彩”。

 

佛陀坐在矩形的宝座上,双腿弯曲,身着分层长袍,覆盖大部分的身体和手臂,外袍松散批在身上,褶皱工艺细腻,贴身衣服用腰带整齐地系在胸前。头部有突出的髻,覆盖着浓密的卷发。佛陀的面部呈现仁慈和富有同情心的表情。

 

这尊石碑上的主佛像弥勒呈现了无所畏惧的姿态(Abhaya Mudra),表示佛陀慈悲的誓愿,以平和与安抚恐惧将众生从苦难中解脱出来。

 

两位菩萨分别站在佛陀的两侧,一位手持莲花,一位手持净瓶。佛陀的背后也散发着光芒。在石碑的顶端,刻画了一些飞仙,被称为阿巴萨斯。在莲花座的底部,每一角都有一头狮子。该石碑的风格类似于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风格。

工艺品四

New Variant

弥勒菩萨和信徒们的碑碣
来源地: 中国
质料: 石块
尺寸: 高48、宽33、深20 (厘米)
时期:公元十九到二十世纪
购置说明: 从私人收藏家处购买

描述


这尊弥勒菩萨坐像的腿部于脚踝处交叉,让人联想到中国云冈石窟的凹龛,这一姿势源自印度贵山王朝(公元1世纪晚期至3世纪)国王的皇家肖像。

 

在北魏(公元486 - 534年)的风格中,弥勒菩萨的脸刻画得圆润和丰满,加上中国传统强调雕刻的抽象图案。造型的风格可能不是很明确,但细节如珠宝,围巾,紧紧包裹腰布仍然可以辨认。

 

佛像所持的手印无法辨认,因为弥勒的手掌是融合在一起的,可以被看作是Dharmachakra(转动律轮)手印。

 

与典型的石碑不同,这块石碑没有刻画代表着极乐世界宫殿的屋顶和建筑柱子。而且,在这块石碑上也没有中国的建筑元素,比如通常的梯形拱门和柱子宝塔。

 

弥勒菩萨坐在狮子宝座上,两侧是两位菩萨的侍从, 下面的两边各有两只狮子站立,与神圣光轮(mandorla)的背景形成对比,神圣光轮的边界上有浅浅的火焰漩涡状浮雕。

 

坐在狮子王座上的弥勒菩萨可以在精神上象征着佛教(主宰),通过传播佛法来保证宇宙秩序的未来君主。

New Variant

历史背景


佛教石碑是一种刻有佛像和铭文的石碑,出现在寺庙、寺院、庭院或岩洞神龛中。

 

这个体式(姿势)的石碑与佛牙寺龙华院收集的犍陀罗手工艺品“菩萨弥勒和他的信徒”联系在一起。

 

它们可能是自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以来,使用佛教纪念石碑之前发展而来的。在400年代到600年代间,它们以雕塑的形式蓬勃发展。通常石碑上的主要人物(携带随从)坐着或站着,直接面对观众。

 

印度佛教原型的同化在六世纪末达到顶峰,当时佛教艺术是中国美学的领域,也是与中国本土信仰紧密相关的信仰。

 

在北魏时期,三座石刻寺受到皇帝的庇护:山西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河南的拱县石窟。

 

云冈石窟是中国第一个由皇室出资兴建的石刻寺,是北魏佛教石刻发展的缩影。北魏文成帝(452年- 465年)下令在都城平城(今大同)建造巨大的岩洞云冈。

 

随后建立了最初的五个石窟,由于每个石窟的佛陀都尊照先前的拓跋皇帝,因此中国当代学者将其称为“五帝”。

 

作为北魏前五位皇帝权力的象征,佛教对朝廷施加的政治和经济作用得到了巩固。

 

石碑通常是由家族或个人团体委托制作的,以求为自己,为现任统治者及祖先和家族祈福。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赞成儒家社会的要求,即强调家庭关系,而佛教则强调精神的救赎。

工艺品五

New Variant

弥勒菩萨持思坐姿的
来源地: 中国
质料: 石灰岩
尺寸: 高90、宽33、深26 (厘米)
时期:公元十九到二十世纪
购置说明: 展品本是昭坤法照BBM收藏品
捐助者:Oei Hong Leong Foundation Pte Ltd

描述


这尊东魏或北齐时期风格的弥勒菩萨雕塑,特点是“古代”微妙的微笑和平静的表情,典型的北魏雕塑。

 

这尊雕塑展示的姿势被称为“沉思”姿势——一只脚垂下,另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膝盖上。这是少数几个用来代表弥勒菩萨的姿势之一。

 

带北魏(公元486 - 534年)风格的弥勒菩萨被塑造成长方形的脸,加上中国传统强调雕刻的抽象图案,造型的形式-珠宝,围巾,三倍皇冠,平坦的筒裙都是非常鲜明的。

 

这里描绘的弥勒菩萨戴着皇冠,身体和手臂都很纤细。当时贵族的服饰融入了这尊雕塑的风格。

A Gray Schist Figure of a Pensive Bodhisattva, Gandhara, 2nd - 3rd CE, Christie's Indian and Southeast Asian, New York, 21st March 2012, Sale 2551, Lot 707

历史背景


中国北魏时期,“沉思”的姿态由印度传入中国。

 

单腿交叉的佛像出现在印度北部和西北部,以及印度本土,与贵霜王朝(公元1年至公元3年)有关的地区。

 

这样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北凉(公元397 - 439)和北魏(439年-公元534年)时期敦煌莫高窟的内墙或中央支柱,代表弥勒菩萨在极乐世界传道。

 

河北曲阳修德寺出土的白石造像中,有大量沉思的菩萨像。在这些发现中,甚至有一对并排坐着的沉思的菩萨像。从公元7世纪开始,这一主题在中国逐渐消失。

 

然而,沉思造像后来流行起来(在唐宋时期),并在公元6、7世纪由于中国的影响,在韩国和日本的佛教造像中频繁发现,这表明这些造像在当时是受欢迎的崇拜对象。

工艺品六

New Variant

弥勒佛欧式座姿像
来源地: 中国
质料: 白木
尺寸: 高68、宽38、深27 (厘米)
时期:二十一世纪
购置说明: 为新加坡佛牙寺定制, 本制品由上浙江省乐清市环球工艺美术厂集团制作

描述


这是弥勒佛的坐像,是弥勒佛的微缩版,置于佛牙寺龙华院一楼的大殿

New Variant

宏伟的弥勒佛像最初是仿照唐朝时期在中国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的佛像。

 

弥勒佛以一种典型的唐式(吉祥)姿势坐着,也叫Pralambapadasana(欧洲姿势),双脚踩在莲花上,象征着皇室。

 

他的右手持Abhaya(驱散恐惧)手印,而他的左手持Varada(施恩或接受)手印。他的左掌中放着一个净瓶(Kundika),里面装着甘露(一种长生不老药)——这代表弥勒佛起源于婆罗门,在印度意象中更常见。

 

弥勒佛坐在长方形的狮子宝座上,象征着佛陀的皇家血统和他教导的强大力量。狮子宝座在中国早期的佛教造像中很常见。

 

跟释迦牟尼佛一样,弥勒佛的头也有吉祥的标志,如肉髻和长耳垂。

 

他的僧衣紧紧地披在他的腿上,沿着平行褶皱的轮廓。这个健壮的佛像与它在中亚和敦煌的原型非常相似。

 

光环(光轮或曼朵拉)形状像朝向头部弯曲的莲花花瓣——它有五彩缤纷的漩涡光环和头部辐射的祥云,头顶有一个小佛塔。

 

在弥勒三尊中,弥勒佛的两侧通常有两名菩萨:法音轮菩萨和大妙相菩萨 (见牙寺龙华院一楼大殿)。

工艺品七

New Variant

弥勒佛菩萨(持坐姿)
来源地: 中国
质料: 砂岩
尺寸: 高161、宽110、深60 (厘米)
时期:公元十九到二十世纪
购置说明: 为新加坡佛牙寺定制, 本制品由上浙江省乐清市环球工艺美术厂集团制作

描述


佛像呈bhadrāsana坐姿,既是持“吉祥的姿势”双腿下垂,,弥勒佛的脚牢牢地踏在脚凳上,而他的手呈现Dharmacakra(转向轮)的姿态。

 

弥勒佛坐在长方形的狮子宝座上,象征着佛陀的皇家血统和他教导的强大力量。

 

仔细观察,你会看到两个人举着宝座。

 

龙华树的茎环绕着佛陀的双手。

 

弥勒佛的右边是一个净瓶,上面有龙华树的花,左边是法轮,上面有龙华树的花。

 

弥勒佛是通过头顶上的佛塔或花、净瓶瓶、法轮来识别的,这些特征都在这尊雕塑中很明显。

 

佛陀坐在一个火焰形状的神圣光芒中——由闪烁的火焰的边缘装饰——从下半身开始,代表着精神能量的灵气。

工艺品八

New Variant

弥勒佛(笑佛)
来源地: 中国
质料: 天青石
尺寸: 高28、宽30、深20 (厘米)
时期:公元十九到二十世纪
购置说明: 展品本是昭坤法照BBM收藏品

描述


这是一尊宋代艺术风格的青金石雕像,多位笑佛在不同位置,呈现不同姿势的雕像。

 

笑佛面带笑容,被描绘成一个超大的快乐和尚,耳垂很大,大肚子从僧袍中突出。笑佛通常背着一个布袋,在这尊佛像中是没有的,象征着满足而不是富足。

历史背景


根据传说和民间流传,笑佛是中国布袋和尚的化身,来自宋朝(960 - 1279),他是未来的弥勒佛。

 

根据中国历史记载,布袋和尚是一位古怪的中国禅僧,他生活在中国后梁朝代(907-923)。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奉化人,他的僧名叫契此(中国:契此;拼音:Qiecǐ;“承诺”)。

 

他被认为是一个善良而有爱心的人。他与菩萨弥勒的身份是归因于一个佛教圣歌(中国:偈语;拼音:jiyǔ)在他死前说:

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
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布袋和尚肩上挂着一块布袋,用来存放他给孩子们的钱财和礼物,寓意着富足和快乐,因此得名“布袋”。

 

布袋在日本是七福神之一,在江户时代(公元17 - 19世纪中期)受到广泛的尊崇。因此,布袋和尚被认为是吉祥之神,是算命师和酒商的守护神。

 

在中国、香港、台湾和日本等东亚地区的佛教寺庙中,普遍供奉着笑佛的雕像。

工艺品九

New Variant

弥勒佛(笑佛)
来源地: 中国
质料: 陶瓷
尺寸: 高35、宽30、深20 (厘米)
时期:公元十九到二十世纪
购置说明: 奉献者的礼物

描述


笑佛面带笑容,被描绘成一个超大的快乐和尚,耳垂很大,大肚子从僧袍中突出。笑佛通常背着一个布袋,在这尊佛像中是没有的,象征着满足而不是富足。

 

根据这个传说,笑佛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因为他给村里的孩子们带来礼物(通常藏在布袋里)。

工艺品十

New Variant

瞌睡弥勒佛(笑佛)
来源地: 台湾
质料: 铜塑
尺寸: 高46、宽26、深28(厘米)
时期:公元十九到二十世纪
购置说明: 从私人收藏家处购买
捐赠者: 吴亚玉、叶强贵、李美娟、叶怡君、叶奇津

描述


自五代以来,弥勒佛在中国被描述为大肚僧。由于形象开朗而可爱,因此很快就在人们中广受欢迎。结果,它也成为中国艺术作品中的流行主题。

 

直到今天,弥勒佛的雕塑和绘画仍然随处可见。这里展出的雕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胖胖的,令人愉快的,这尊弥勒佛拿着一锭,盘腿坐在一块圆石上。他还在打盹,面带微笑,好像做了个美梦。

工艺品十一

New Variant

弥勒佛(笑佛)
来源地: 中国
质料: 镀金木
尺寸: 高56、宽35、深25 (厘米)
时期:公元十九至二十世纪
购置说明: 开样大和尚送馈赠

描述


笑佛面带笑容,被描绘成一个超大的快乐和尚,耳垂很大,大肚子从僧袍中突出。笑佛通常背着一个布袋,在这尊佛像中是没有的,象征着满足而不是富足。

 

金褶皱的珠子装饰在笑佛的上半身,放在他的右手上。他左手紧紧地抓住长袍。

 

坐着两层莲花宝座上,呈现皇家姿势(rājalilasana),背后有火焰状的佛光。

参考书目

  1. Inchang Kim, The Future Buddha Maitreya, 1997, D. K. Printworld, ISBN 81-246-0082-1

  2. Sir John Marshall, The Buddhist Art of Gandara, 3rd edition 2008, ISBN 978-81-215-0967-1

  3. Das Asha, Maitreya Buddha in Literature - History and Art, 2003, ISBN-10: 8186791388

  4. Kurt Behrendt, How to Read Buddhist Art, 2020, ISBN: 978-1-58839-673-0

  5. Dorothy C. Wong, Chinese Steles: Pre-Buddhist and Buddhist Use of a Symbolic Form, 2004, ISBN-13:978-0824827830

  6. Tissot Francine, The Art of Gandhara, 1986, ISBN-10: 2220026299

  7. Kurt Behrendt, Pia Brancaccio, Gandhara Buddhism: Archaeology, Art, and Texts, 2006, ISBN-13 : 978-0774810807

  8. Wong, Dorothy C., Maitreya Buddha Statues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Museum in Orientations 32, 2001, no.2.

  9. WONG, DOROTHY C. "THE MAITREYA FAITH AND HENAN STELES." In Chinese Steles: Pre-Buddhist and Buddhist Use of a Symbolic Form, 89-104.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

  10. Lee, Junghee.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nsive Bodhisattva Images of Asia." Artibus Asiae 53, no. 3/4 (1993): 311-57. Accessed October 19, 2020. doi:10.2307/3250524.

  11. 黄春和, 汉传佛像时代与风格, The Times and the Styles of Statues of Buddha in Chinese Buddhism, 2010-05, ISBN: 978-7-5010-2961-7

  12. 马元浩, 观音与中国佛像巡礼 2008-01, pg 168 - 169, ISBN: 978-7-5325-49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