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佛
介绍
描述
弥勒佛位居米勒三尊的中间,法音轮菩萨居左,大妙相菩萨居右。
宏伟的弥勒佛是依照中国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的唐代雕塑所建造的。
佛牙寺龙华院的弥勒佛像是由一整块原木头,用天然原石和植物性染料手工精心雕刻而成。 弥勒佛的坐姿是典型的唐代吉祥姿势, 也被称为欧式坐姿,每只脚踏在莲花上,象征着权威。
他的右手举起,持施无畏印(保护,仁爱,和平,驱除恐惧), 左手呈施予印(奉献,给予,欢迎,慈善,慈悲), 左手掌还托着装有甘露的宝瓶。
他的额头带着镀金的王冠, 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弥勒佛坐在长方形的狮子宝座上,象征着佛陀的皇家血统和他教导的强大力量。 狮子宝座在中国早期佛教造像中很常见。
神韵光环(光轮或曼陀罗)的形状呈现莲花花瓣状。 从头部发散出五彩缤纷的涡旋气场并散射四方, 他的头顶有小佛塔。
更多的信息可以参阅本链接:
https://www.buddhatoothrelictemple.org.sg/cn/buddha-maitreya-trinity
与上面的雄伟的弥勒佛一样,这些雕塑也是依照中国山寺五台山佛光寺的唐代雕像建造的。 这些弥勒佛的照片分别出刊登在2002年新达城会展和2004年新加坡世博会的佛牙圣物展览海报上。
BTRTM Prototypes for the Main Buddha
描述
2006年,硕莪巷展览展出了摹拟新寺庙弥勒佛比例建造的模型,以及订制的全尺寸弥勒佛唐卡。 弥勒佛唐卡是根据左边的雕塑制作的, 由中国福州Chin Ting Enterprise Co Ltd公司制作。
下是本馆其他弥勒文物。
历史背景
弥勒菩萨的名字来源于梵文的“Maitrī”(慈爱)。在巴利语中这个名字变成了Metteyya,在汉语中是Milefo,在日语中是Miroku,在蒙古语中是Maidari;藏语Byams-pa(“善良”或“爱”)。
弥勒佛首次出现在佛教经文中,是在长部26经记载的《转轮圣王狮子吼经》,使他成为最早的菩萨,也是唯一一个在大乘和上座部传统文献中提到的菩萨。在一些佛教文献中,弥勒佛在《阿弥陀佛经》和《法华经》中被称为阿吉塔(Ajita)。
弥勒菩萨的生平可在《弥勒雅乐经》中找到。1 p23
弥勒是一个有双重含义的名字,他是最负盛名的菩萨,现在在弥勒天,将领导未来的时代作为一个佛。他将获得开悟,这是一种智力和道德上最高的理想境界。他会来拯救所有有意识的生命。因此,他是未来苦难人类的积极希望,是佛教万神殿中最优秀、最著名的菩萨和佛。
弥勒的一些最初的形象可在犍陀罗时期的雕刻作品中找到,并与早期的佛像一起陈列在小神龛里,沿着圣域的边缘,面向中央舍利塔。3, pg.94 这样的佛教艺术以古印度为中心传播到其他文明地区(东南亚:泰国、缅甸;中亚:中国,蒙古,韩国和日本,喜马拉雅山脉:尼泊尔,不丹和西藏),沿着著名的丝绸之路传播到塔里木盆地。
弥勒佛的一个显著特征是Pralambapadasana(欧洲式坐姿)。Pralambapadasana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的古印度。除了这些,其他梵文名字—— bhadrāsana, maitreyāsana, sattvāsana, 以及 paryaṅkāsana——有时也会用来指这种姿势。1 fg 134;
在那个时期,贵霜王是北印度的统治者。人们发现贵霜王国的第二个统治者Wima Kadphises的塑像是坐在垂饰中的。南印度的百乘王朝王朝的佛教王国阿玛拉瓦蒂(Amaravati)也有类似的雕塑。从公元3年到5年,印度中部著名的阿旃陀石窟出现了许多雕刻品和垂饰壁画。悬挂的弥勒可能起源于于闐(伊朗古代萨卡佛教王国),随着经文介绍弥勒佛传为藏传佛教(轮统治者)传入中国。
弥勒的另一个独特特征是盘腿而坐。在北魏云冈时期(450 - 490),艺术风格接近印度和中亚原型,特别是印度贵霜王朝(公元1年后期-公元3年)的皇家画像。6
弥勒像最早出现在公元最初几个世纪的重要早期佛教场所,包括犍陀罗、马图拉、桑吉、阿旃陀、伊洛拉、拉达克;在阿富汗巴米扬;中国的敦煌,龙门和云冈。
这一时期建造的许多巨大雕塑都是弥勒菩萨的雕像。值得关注的是在阿富汗巴米扬的两尊分别33米和 54米高的弥勒佛的塑像(2001年被塔利班摧毁力量),中国 须弥山的高71米的乐山大佛,或者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26米高的强巴佛(弥勒佛)等等。
参考书目
Inchang Kim, The Future Buddha Maitreya, 1997, D. K. Printworld, ISBN 81-246-0082-1
Sir John Marshall, The Buddhist Art of Gandara, 3rd edition 2008, ISBN 978-81-215-0967-1
Das Asha, Maitreya Buddha in Literature - History and Art, 2003, ISBN-10: 8186791388
Kurt Behrendt, How to Read Buddhist Art, 2020, ISBN: 978-1-58839-673-0
Dorothy C. Wong, Chinese Steles: Pre-Buddhist and Buddhist Use of a Symbolic Form, 2004, ISBN-13:978-0824827830
Tissot Francine, The Art of Gandhara, 1986, ISBN-10: 2220026299
Kurt Behrendt, Pia Brancaccio, Gandhara Buddhism: Archaeology, Art, and Texts, 2006, ISBN-13 : 978-0774810807
Wong, Dorothy C., Maitreya Buddha Statues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Museum in Orientations 32, 2001, no.2.